周围神经损伤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如何选择适合的药物,在药物选择方面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的何栋源医生介绍说;在药物选择方面,神经营养药物是常用的一类。例如甲钴胺,它是一种活性维生素 B12 制剂,能够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与修复,对受损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。患者可根据损伤程度和医生建议,确定合适的剂量与疗程。还有维生素 B1 ,它参与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,协同甲钴胺发挥作用,可通过口服或肌肉注射等方式给药。
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,何栋源医生强调;止痛药物的选择需谨慎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,可缓解轻中度疼痛,但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 用,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需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。若疼痛较为严重,可能需使用加巴喷丁、普瑞巴林等药物,它们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钙通道,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,从而减轻疼痛,但可能会引起嗜睡、头晕等不良反应,用药期间患者要避免从事危险活动,如驾驶等。
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的何栋源医生表示;糖皮质激素在某些周围神经损伤的急性期可能会被应用,如泼尼松等,它可以减轻神经炎症和水肿,为神经修复创造有利环境。但因其副作 用较多,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、血糖升高、免疫力下降等,所以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处方,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,并且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相关指标。
在选择药物时,何栋源医生指出;患者需要注意以下问题。首先,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,包括既往的疾病、过敏史、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等,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,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。例如,抗凝药物与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合用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。其次,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。药物的疗效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,随意改变用药方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。此外,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身反应,若出现新的不适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,应及时与医生沟通,以便医生判断是否为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出相应处理。
何栋源医生强调,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,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,患者积极配合并密切关注用药情况,才能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,减轻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