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治疗 >

神经损伤后“抬不起手、迈不开步”, 昆明康瑞医院专家:避开康复误区,运动功能重建有方法

来源:昆明康瑞医院 日期:2025-08-30 15:17:02 浏览: 0

免费拨通
网络挂号 在线咨询

32岁的小张是一名建筑工程师,半年前因车祸导致臂丛神经损伤,右臂无法抬起,手指不能抓握。同样因运动损伤导致下肢神经受损的小李,却在三个月内恢复了基本行走能力。为什么同样的神经损伤,康复结果却大相径庭?昆明康瑞医院何栋源医生指出,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如同一场"时间与方法的赛跑",正确的康复方法能够帮助神经再生与功能重建,而错误的做法则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功能障碍。

神经损伤 (1)

误区一:消极等待,错过康复黄金期

许多患者认为神经损伤后只能等待神经自行恢复,或者认为只有手术才能解决问题,因此在急性期过后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。何栋源医生强调,神经损伤后的3-6个月是康复的"黄金窗口期",在此期间进行科学干预,能够最大程度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代偿。完全依赖手术或药物而忽视早期康复训练,会导致肌肉萎缩、关节僵硬和软组织挛缩,即使后期神经再生,也会因为运动器官的退化而无法恢复功能。

误区二:盲目锻炼,加重代偿模式

有些患者和家属急于求成,盲目进行高强度训练或者强行完成动作,导致患者发展出错误的代偿模式。如何栋源医生接诊的一位患者,为了能够抬手,过度发展了耸肩和躯干侧屈的代偿动作,反而阻碍了正常肩关节活动模式的恢复。这种错误的代偿模式一旦固定,纠正起来十分困难,并且可能导致关节磨损和疼痛等二次伤害。

何栋源

误区三:忽视神经营养与感觉再教育

运动功能的恢复不仅仅是肌肉力量训练,更需要关注神经营养和感觉再教育。许多患者只注重"动起来",却忽视了神经再生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和感觉输入。何栋源医生解释,神经损伤后,大脑需要重新建立与肌肉的连接,这个过程需要重复性的正确运动模式训练和丰富的感觉刺激,否则即使神经通路再生,运动控制精度也会大幅下降。

误区四:低估康复的长期性和系统性

神经再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每天仅以1毫米的速度生长。许多患者缺乏耐心,训练几周看不到明显效果就放弃治疗,或者不断更换康复机构寻求"神奇疗法"。何栋源医生指出,神经功能重建是一个需要持续数月至数年的过程,需要制定系统的、循序渐进的康复计划,并根据恢复阶段不断调整方案。碎片化、间断性的康复训练难以取得良好效果。

破局之道:科学重建运动功能的四个关键

何栋源医生提出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重建的四个关键:早期干预、科学评估、任务导向训练和全程管理。在损伤早期就应开始保护性活动和适当刺激;通过定期电生理学和功能评估指导康复方向;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,将动作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;建立长期康复管理计划,逐步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,再到功能性训练。通过这种科学方法,即使严重的神经损伤也有可能获得显著功能改善。

337a8c5992e2f4f6b187c3b52dc9010

昆明康瑞医院治疗优势

昆明康瑞医院康复医学科在何栋源医生带领下,组建了多学科协作的神经康复团队,拥有先进的神经电生理检测设备和康复训练设施。科室采用"评估-治疗-再评估"的闭环康复模式,结合神经促进技术、功能性电刺激、机器人辅助训练等现代康复手段,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功能重建方案。同时注重患者心理支持和家庭康复指导,帮助神经损伤患者最大程度恢复运动功能,重拾生活信心。

 

推荐医生 / Disease navigation

便民服务 / Service

  • 就医须知
  • 医生门诊
  • 预约服务
  • 医保查询
  • 疾病咨询
  • 电话咨询

贴心服务 / recovery case

昆明康瑞医院

昆明康瑞医院以诊治脑科疾病为特色,大专科强综合模式...【详情】

新闻动态 / News information

预约挂号 / Online interrogation